首屆民族英雄陳化成(提督城隍)文化論壇在廈門舉辦

[記者許樹洋/廈門報導]12月21日,首屆民族英雄陳化成文化論壇在廈門大學社會與人類學院成功舉辦。該論壇為為兩岸專家學者首次聯合舉辦民族英雄陳化成歷史人物的文化論壇。

1842年的上海吳淞口,廈門籍愛國將領陳化成面對英軍,拒絕議和主張,堅守炮臺,不做逃兵,後中彈犧牲,以身殉國。其英勇殉國的事蹟感動百姓,百姓尊其為提督城隍享民間萬年香火。

論壇通過研討、論壇、展覽等形式,弘揚民族英雄陳化成廉政、興文、愛國等高尚人格,更好挖掘和研究兩岸民族英雄陳化成歷史。

活動由思明區社科聯指導,福建省民俗學會、廈門市思明區正公忠城隍廟文化傳習中心主辦;廈門市民俗學會、廈門大學人類學研究中心、廈門市思明區暢德青年匯聯合承辦,此次論壇彙聚兩岸四地專家學者一百余人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參與論壇活動。

兩岸四地專家學者雲集 首度發現多處史跡

陳化成生於福建同安(今福建廈門),是清朝高階軍官,曾任臺灣總兵、福建水師提督、江南提督等要職,不僅在福建、上海及江浙地區有著社會影響力,其一生在金門、澎湖以及臺灣地區都留下了歷史遺跡。上海,廈門、臺灣均曾建有“陳公祠”,臺灣和上海寶山命名有“化成路”“化成橋”。

陳化成是近代鴉片戰爭,抗擊外敵犧牲於上海的廈門籍民族英雄,海峽兩岸人民將其視為護國佑民的“城隍”崇拜,現如今在思明區有全國重點文保單位陳化成陵園、廈門市文保單位陳化成祠、廈門市涉台文物陳化成故居等重要文化資源。

論壇首度邀請上海陳化成紀念館前來參會,將廈門、金門、上海、新北、四地陳化成史跡進行聯結,多維度展現民族英雄陳化成的故事。承辦方廈門市民俗學會表示,論壇後續準備出版陳化成論文集,全維度地解讀圍繞陳化成的民族英雄氣節,其中許多論文中披露的細節也是首次向社會公佈。“臺灣學者通過翻閱大量史料,證實了澎湖燈塔是陳化成為澎湖副將時與通判蔣鏞重修。”此外金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王宏男在開展論文的田野調查中,首度在金門發現兩塊陳化成署名的匾額。

英雄畫卷首度展現,兩岸同胞同心策展

一手執劍,一手執卷,眼神不怒自威,百餘年前叱吒戰場的老將穿越畫卷,徐徐走來。這是在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的展館中發現的陳化成將軍文武戎裝相。

為推動思明區社科文化普及,思明區社科聯與廈門市思明區暢德青年匯于陳化成長眠的金榜文化藝術空間策展,據悉這是兩岸文化工作者首度聯合策劃展覽陳化成文化事蹟。 此次陳化成文化展覽將迎賓、講古、布袋戲等非遺文化融入其中,讓觀眾通過多元方式感受民族英雄的故事。展覽以陳化成將軍的生平為脈絡,從出生開始到加入水師,官任水師額外外委、澎湖水師副將、廣東碣石總兵、金門總兵、臺灣總兵、福建水師提督、江南水陸提督等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