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國學學者、民進黨創黨大老朱高正魂歸河洛

【本報訊】著名國學學者、民進黨創黨大老朱高正魂歸河洛,他的骨灰於10月10日安葬于河南洛陽鳳凰山,夙願得償。

生於雲林縣的朱高正,祖籍福建,是南宋大儒朱熹二十六代裔孫。朱先生是德國波恩大學哲學博士,對康德哲學與儒家哲學都有精深的造詣,著有《朱高正講康得》、《周易六十四卦通解》、《近思錄通解》等書。他也是一位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堅決反對台獨,主張兩岸統一,致力弘揚傳統優秀文化不遺餘力。

2021年10月22日,朱先生在臺北病逝,享年67歲,身後歸葬洛陽,是他生前多次提及的夙願,也是他鍾情河洛、牽縈華夏最真切的體現。

    朱先生的外甥、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楊登傑,在安葬儀式現場代表親屬致辭,全文如下:

尊敬的郭董事長,尊敬的貴賓,親愛的親友:

    我,楊登傑,是朱先生的外甥,也是他的乾兒子,在此代表親屬,對參與建墓安葬工作的所有人致以十二萬分的感激,對不遠千里、遠道而來、聚首鳳凰山的所有人致以十二萬分的謝意!

     我舅舅是縱橫兩岸的政治家與哲學家,但如果要在二者之間選其一,我想,他更願意別人稱他為哲學家。正如他的書《從康德到朱熹》所表明的,他的哲學之路從西到中,融貫中西,最後歸於周易與朱子學。如果要用一個字總結他的一生,可以用“中”這個字中道的“中”,正如他自己用“允執其中”命名他的《六十自述》。他在《六十自述》的後記裡說:“這本書之所以命為《允執其中:朱高正六十自述》,是因為只有中道思想才能貫串我的一生。”他又說:“沒有一定要怎麼樣,也沒有一定不能怎麼樣,只要合乎義理就好。從高二開始自學易經,易經最重要的思想莫過於崇中、貴中。因此從小以來,在我身上看不見教條,也沒有禁忌,只要合于正道,雖千萬人吾往矣。”

    正是這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魄讓我們在他生時對他有“高山仰止”般的仰慕,也讓我們對他的驟然離世悲痛不已。長居洛陽的白居易悼念朋友孔戡的一首詩頗能代表我們的心聲:“形骸隨眾人,斂葬北邙山。平生剛腸內,直氣歸其間。賢者為生民,生死懸在天。謂天不愛人,胡為生其賢?謂天果愛民,胡為奪其年?茫茫元化中,誰執如此權?”這首詩的大概意思是:他的身軀形體隨眾人收斂安葬於北邙山。他一生剛直不阿。像他一樣的賢者一生為民奔走,不計生死,生死由天。如果說上天不愛芸芸眾生,為什麼會生出像他一樣的賢者?如果說上天真的愛芸芸眾生,為什麼會這麼早就奪走他的生命?茫茫天地之間,到底是誰擁有這樣生殺予奪的力量?

    儘管有著萬般感慨,萬般不舍,但讓我們欣慰的是,他今日能歸葬於鳳凰山。往生以後葬於鳳凰山,這是他的心願。我舅舅愛鳳凰山,愛洛陽,愛中原之地河南,愛中國。在他的《六十自述》中,他說:“衷心祝福中華民族在邁進第八十個甲子年之間,能順利完成民族的全面復興。”雖然他不能如其所願,為祖國再奮鬥三十年,但我們希望中華民族的全面復興能早日實現。這是他生時的願望,我想,也是他的遺願。    最後,再次感謝鳳凰山集團,感謝各位嘉賓,感謝我舅舅來自四面八方的朋友。我代表眾親屬向大家致以深深的一鞠躬,謝謝!